法界佛教总会.DRBA Logo

百日禅选辑(一)

化老和尚开示于百日禅期间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天心月圆

◎宣化上人开示于三藩市佛教讲堂
一九七○年十一月十九日

内无身心,外无世界,唱无声曲,转无形法轮。

● 月到天心处 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异味 略得少人知

这种境界也就是说的我们人用功,用的好像月光在天的正中央时,这叫“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这个风刮到水面上,还没有波浪,这种境界是清净而温和,所以说“一般清异味,略得少人知”,很少人知道这种境界的。你这用功用到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这时候也就是“内无身心,外无世界”,自己身也没有了,心也没有了,身心都空了;外边这个世界也没有了,世界空了。你领会到这种境界,这种滋味可以说是“一般清异味,略得少人知”。

● 无心道人

我们修道是自己给自己修,自己给自己用功,不是给其他人用功,不是说我替其他人来修行,所以自己生死要自己了,自己吃饭自己饱。你用功就会了生死,你不用功就不能了生死。能了生死,就脱出轮回去;不了生死,就是在这个轮回里边转来转去。

人都以为自己聪明、其他人愚痴,总觉得自己比任何人都好。这一类的人是身心没能空,世界也没能空,总有一个我相存在。那么参禅的人要无我相,不但无相,而且也无心也无身,身心都空了。那么在禅堂里身心都空了,这叫无心道人──没有心的道人。

没有心的道人就是无修无证者,所以才说你供养一百个恶人,不如供养一个善人。你供养一千个善人,不如供养一个受持三皈五戒的人。你供养一万个受三皈五戒的人,不如供养一个出家的比丘。你供养一百万个比丘,不如供养一个初果须陀洹。你供养一千万个初果须陀洹,不如供养一个二果斯陀含。你供养一万万个二果斯陀含,不如供养一个三果阿那含。你供养一百万万三果阿那含,不如供养一个阿罗汉。你供养千万万四果阿罗汉,不如供养十方诸佛。你再供养万万的诸佛,也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但是可要真无心了,才可以受这个供养。

● 猫捕鼠.鸡孵卵.龙养珠

这无心道人就是内无身心、外无世界,与虚空同体。我们现在修行都是想修无心道人,要修这个无心道人,先要把我执和法执都空了。想破我执和法执,没有其他最好的方法,只有参禅打坐,念玆在玆的来用功。这种用功的方法,有几个比喻,比喻什么呢?比喻好像猫捉老鼠一样。猫知道老鼠洞里头有老鼠,就在洞旁边很有耐心的等着,等老鼠一出老鼠洞,一爪就把老鼠捉住了。参禅也是这样子,你参“念佛是谁”,这个“谁”就是老鼠,你这参就好像猫,等那老鼠一出来,就把它捉住,这个谁就跑不了了。

又好像鸡孵卵,鸡在那儿抱小鸡子,就想:“我这鸡仔子一定会出来。”它这样想,久而久之就把小鸡雏想成了,所以说“卵惟想生”。那么鸡抱小鸡子,也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它趴在鸡蛋上,热得不得了,热得喘气几几乎都不能调匀,热得它呼吸气几几乎都要断了,才把小鸡子抱出来。那么参禅也是这个样子。又好像什么呢?又好像龙养珠。龙有个龙珠,因为它最爱惜这个龙珠,就用种种方法来保养这个龙珠。我们学参禅的人也是这个样子,好像龙养珠一样,时时刻刻都要注意,不打任何的妄想。

● 唱无声曲,转无形轮

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在这一念不生的时候,全体大用都现前了,本有的智慧也都会现前了。“六根忽动被云遮”,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忽然间这么一动,就好像天生了浮云,被云遮住。这一念不生的时候,也就是方才所说的内无身心,外无世界,坐禅坐到这种境界上,呼吸气断了。虽然呼吸气断了,但是可不是死。呼吸气断了,这时候一念不生了,你要是忽然间想:“我这呼吸气都断了,都没有了。”它又有了。你无心的时候,呼吸气断了;你有心,它又继续。

那么说呼吸气断了,还是没有断,若一定断了就不会生存,它内里边那呼吸气兴起来了,在里边行动起来了。它在里边有呼吸气,所以不需要外边的呼吸气,这也叫什么呢?这也叫转大法轮。唱这个无声的曲子,唱这无声的歌,转这无形的法轮,但是这种境界也都不要执着。

在这几天用功的人,各人用到什么境界上?明天愿意和我讲的,可以讲一讲,我看看你这几天用的功是不是真正用功了?若没有用功,要继续着用功,已经用功的更要加功进步,不要把光阴都空过了。光阴空过了,打完了一个七,又一个七,一点好处也没有得到,这未免太可惜了。所以现在要百尺竿头重进步,在这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就是用功更要往前去精进,不要向后退。我们用功由地水火风都可以入定,也可以入空定,也可以入非非想定。但是在这个定中,不要着到这个境界上,也不要生一种无明烦恼。

● 非非想处定

在以前有一个老修行修非非想处定,想要升到非非想处天。他在一个海的边上修定,将要入这个非非想处定,鱼就在水里头很欢喜的游泳,游泳就玩水,就把水弄出很大的声音来,那么有声音他就不能入定了。他睁开眼睛一看,这鱼又跑了,他就又修行。修行又要入定,这条鱼又来了,又来在他的面前,这么在水里跳舞,又把水弄出很大的声音,那么他又不能入定了。像这样子很多次,这一次,这个老修行就生瞋恨心了:“你这条鱼真是讨厌,最好我变一只鱼鹰,一口就把你吃了,谁叫你来扰乱我这种定!”大约他生这种瞋恨心,这鱼也不敢来了,他就入了非非想处定。以后他就生到非非想处天,享了八万大劫的天福。

可是天福虽然享八万大劫啊!他这种瞋恨心的果报就来了,因为他在八万大劫以前生这种瞋恨心想要变鱼鹰来吃鱼,那么等他天福享尽了,就堕落到人间来了。一堕落到人间,果然就是遂心满愿了,做一只鱼鹰,在那儿天天吃鱼。等到释迦牟尼佛成佛了,到那儿给他说法,他才把这鱼鹰的身体解脱了,然后做人,跟着释迦牟尼佛修道,才证阿罗汉果。

这是他遇着释迦牟尼佛了,才能得到解脱,若遇不着释迦牟尼佛,他做这鱼鹰不知要做到多久了。所以我们修道的人哪,无论在哪儿都不要生瞋恨心,不要打妄想;一打妄想,将来就会受果报的。

● 水观定

在《楞严经》上有一位尊者,叫月光童子。他修行水定,他总观想这个水,想来想去他这个身体都变成这水,入水观定。有一天,他在一个静室里用功修行,他有一个大约十一、二岁那么小的徒弟,不太明白这个道理,就想去见师父。看他师父这个门里边锁着,就从窗户看,一看,他师父不在房里边,房里头都完全变成水!他就很调皮的拿起一块小石头丢到水里去,这水就响了一声,他认为很好玩的,就走了。

他师父出水观定后,就觉得肚里头很不舒服的,他一观察,啊,有一块石头在肚里边!他想怎么会有一块石头呢?就把小徒弟叫进来问他,说: “你方才到这儿想见我来了?”

“是啊,我叫门,门里边锁着,我趴在窗户一望,里面满地都是水。”

“哦,那么你怎么样?”

“我用一块石头丢到水里了,然后我就走了。”

“等一等我把门开一开,你再来看看,如果还是有水的话,你把这石头捡出,拿开它。”

月光童子又入水观定,他这个小徒弟又来到这一看,果然房里头完全是水,他那块石头还在那地方。于是他把这石头拿出去了,月光童子再出定,这块石头没有了,就不觉得肚里头有一块石头在那里胀着。

● 专一则灵,分驰则蔽

所以说修行你只要专心致志,你修什么法都会成就的,有的修火光三昧的,变成火,但是这火可不能烧东西,因为它是自性这个火,变成自性的火,不会烧其他东西的。由《楞严经》上来研究,我们修行要专一其心,专一则灵,分驰则蔽,你心要是不能专一,用什么功也不会有成就的。你若专一了,就会有所成就,也就好像猫捕鼠、鸡孵卵、龙养珠一样的。你用功的人,主要要有一种坚固的心、恳切的心,才能与法相应。话说多了打闲岔(waste time),还是继续用功!

▲Top

法界佛教总会.DRBA / BTTS / DRBU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