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公上人荼毗法会圆满之际,法总佛教总会特别发出问卷,以搜集各方善信的意见。计有一百位填写,并交回、寄回问卷。答复内容经统计如下:
人口资料
年龄: | 十九岁以下: |
| 七人 |
| 二十岁至二十九岁: |
| 七人 |
| 三十岁至三十九岁: |
| 二十八人 |
| 四十岁至四十九岁: |
| 三十三人 |
| 五十岁至五十九岁: |
| 十二人 |
| 六十岁至六十九岁: |
| 九人 |
| 七十岁以上: |
| 四人 |
答复问卷者,年龄分布自七岁至八十七岁,而以三十岁至四十九岁年龄层的人数最多,合计为六十一人,将近三分之二。
性别: | 男众:二十五人 | | 女众:七十五人 |
| 答复问卷者,女众为男众的三倍。 |
身份: | 答复问卷者,有十六位出家人(包括来自英国的南传比丘数字),余八十四人为在家众。 |
宗教: | 佛教徒(八十二人)占填写本问卷者之绝大多数。道教与民间信仰有五人。基督教徒二人。另有十一人未答复。 |
职业: | 答复问卷的八十四位在家人当中,有七十六位填写职业栏,其分类为: |
商:(包括计算机、行政管理、金融、 会计、服装、餐饮):二十九人,占了将近四成
|
家庭管理:十三人 | 学生:八人 |
医护人员:七人 | 教育工作:五人 |
科学/研究:五人 | 建筑、工程:五人 |
退休:三人 | 宗教工作人员:一人 |
一、从何处来
一百位填写问卷者,有六十七位来自台湾,占了三分之二。其余三分之一是分别来自英国、美国本土、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香港等地。
二、皈依
填写问卷者有八十六位是宣公上人的皈依弟子。十二位并未皈依上人。两位未答复。
皈依时间: | 一九六十年至一九七九年: | 五人 |
| 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九年: | 三十三人 |
| 一九九○年至一九九五年: | 四十三人 |
| (其中有十一位是这次荼毗法会时皈依) |
三、来过万佛圣城否?印象如何?
五十二位以前曾经到过万佛圣城,其中有七位特别指出,万佛圣城现在增加许多花草植物,花圃也经过整修,树下设置凉椅,变得更加美观。来自台湾的一位男居士认为,万佛圣城的居住陈设虽然很简单,“但比住五星级旅馆还舒服”。有三位信众认为万佛圣城的规划,管理尚须加强。
第一次来万佛圣城的有四十五位,每一位都感觉万佛圣城环境清幽,是修行的好地方。有七位认为万佛圣城是人间净土,极乐净土。十三岁的陈静仁还看到城内的动物(编按:有孔雀、松鼠、雉鸡等)与人相处融洽。不过,有两位居士对万佛圣城早晚温差很大的气候感到不习惯。
四、亲近上人的因缘
答复这个问题的人,计有六十九位,其中以“亲友介绍”最多,所占比例约为答复者的四成。
- 亲友介绍:二十七人
- 阅读上人书籍,万佛城月刊“金刚菩提海”杂志:二十人
- 上人赴各地弘法时前往听法:十人
- 从法界佛教总会各分支道场(如金山寺、金轮寺、金峰寺、华严寺等多处)得知上人:八人
- 尚未听闻上人时,已在梦中见到上人:二人(一位美藉人士,一位为华裔女居士)
- 从电视上看到上人讲法;一人
- 从录音带听到上人讲法:一人
五、得知上人圆寂后的感受
答复这个问题的人士绝大多数(六十四位)都表示十分悲痛,震惊,顿失依怙,从此“问道失正路”。一位从事餐饮业的男居士慨叹:“人生已无希望。”有六位指出,从此更应精进,护持上人志愿,跟着上人的六大宗旨做人。以戒为师,不负上人的教导。祈愿上人早日乘愿再来的有七位。来自台湾的七岁小弟弟张兆谊的感受是:“上人圆寂后,就可以飞,可以成佛了。”
一位华裔出家人的答复是八个:字“使命完成,放下就走。”另一位意大利藉的南传比丘的回答只有两个英文字:“great
peace(极大的和平)”,与一位居士的感受不谋而合:“弟子为师父高兴,师父是真的自在了。”
有一位居士认为上人只是示现人生的生、老、病、死与无常,其精神是永远不灭的,我们应当深思上人用心良苦的示现。
一位学科学的上人弟子说:“得知上人病痛五、六年,还不断为我们说法,传道,真是无限敬佩、仰望。”另一位化学家则认为上人示寂是:“很伟大,常替人治病,自己有病却不管。”
一位基督徒的回答是“没有感受,觉得上人并未离开”。
六、对下列各点之感想:
(一) 对赞颂纪念法会讲演辞的感想
填写问卷者有五十一位表示对此项目感到满意。其中有两位指出讲演辞“都是想说的话”。另有两位指出“对师父认识更多”。
表示不满意的有三位,他门认为讲演辞是“客套话,不切实际,并建议:讲内心话比赞颂更好。其中一位英国南传比丘认为“少了一点什么。演讲者或许未能完全定下心来。
(二) 对荼毗大典的感想
填写问卷者有七十二位认为仪式安排得当,过程朴实不夸张,象征上人的个性及力行实践。一位客法师特别强调:“不可思议的事,我原本不会双盘,在上人荼毗时,很容易的达成。”七岁小弟弟张兆谊说,荼毗时,他“闻到一股香味。”另一位居士建议:“保留火葬设备。”
指出缺点的有四位,其中两位认为,荼毗大典后期秩序稍乱。来自加拿大的黄果生感觉:“照相摄影的人太多。”
另有七位说,上人荼毗时,他们很难过甚至当场大哭。
(三) 对撒骨灰的感想
荼毗大典次日,宣公上人的骨灰以热气球盛载升空,撒在万佛圣城五观斋堂前。答复问卷者中,有七十三位认为仪式安排恰当,其中有四位认为,没想到会用热气球升空的方法,很具创意。有两位认为“这是空前的做法”,另有三位说他们“不敢看,因为很难过”。有一位信众很遗憾上人的骨灰只撒在西方,没有撒在亚洲。
有五位信众认为“若能请回舍利供养,就更完美。”还有两位信众觉得这项仪式是上人对弟子示法,上人自己则是永远不生不灭,得大自在。
(四) 幻灯片介绍上人生平事迹
五十八位信众对幻灯片介绍表示满意,其中有五位建议,若采用录像带介绍上人,效果当更理想。另有六位建议,将这套幻灯片制成记录像片和书籍,以广为流通。
(五) 法会佛事
有六十九位信众对上人荼毗大典各项法会佛事的安排表示满意,其中一位甚至表示“非常庄严,好像在西方极乐世界。”
有两位信众特别喜欢《华严忏》,另一位信众则对“三皈五戒”的印象最深。一位西方人士表示法会仪式很能治愈伤痛。
有四位人士表示有不圆满之处,意见分列如下:
- 音响太大声。
- 法会各项仪式安排太密集。但有一位人士则很满意:“法会安排很密集,没浪费时间。”
- 非专业摄影人员在佛殿前形成太多干扰。
- 佛殿不够大。希望能盖大一点的佛殿。
七、这次经验对您有何改变?
答复这个问题的人士,计有五十九位。其中有三十三位指出“生死心更切,一切无常,更要加紧用功,依教奉行,遵行上人六大宗旨”。有十二位自认“对佛教有更深认识”,其中一位特别强调,这是她一生中,“第一次有机会诵《华严经》”(编按:上人示寂前,曾在遗言中交待弟子们要诵『华严经』,因此,上人示寂后,座下各道场均诵四十九天的《华严经》。一位女居士指出:“三天法会天气酷热如同说法:『三界火宅』,此生不修更待何时?”
另有五位指出,要好好护法,发菩提心,其中一位表示:“万佛圣城必须加强建设成为美国最大佛教圣地,这任务是吾等弟子须全力以赴的。”
有八位善信认为“改变很大,以前执着的事也放得下。无论得到什么,走的时候还是单独一个”,“要学习这里重视环保节俭,不浪费的做法。”
有两位指出“要加强英文能力”。一位是来自台湾的小儿科医师,她参加了万佛圣城的中英双语早、晚课与法会佛事后,发现自己英语能力不够,希望能买到英语录制的佛经录音带,对英译佛经也感兴趣。(编按:宣公上人创办的法界佛教总会出版了两百余本英译佛经浅释与上人开示,并有上人开示的中英双语录音带。)另一位是出家人,她发愿要学好英文,“才能在美国弘法,译经、办教育。”
八、一般感想
四十三位人士认为这次法会“非常圆满,没有任何不圆满之处”,一位善信写道:“第一次过了佛门礼佛、诵经的三天最好日子。”另一位六十五岁的老太太直捷了当地答复:“我住得好,吃得好,希望有机会再来。”一位居士指出:“医护中心很管用。天气太热,大会提供冷饮及湿纸巾,对在场的人帮助不少。”
|